新聞
學校新聞
學校新聞
2023 年 11 月 25 日
01 : 00
耀中耀華教育網絡矢誌踐行「與科技結盟」的使命,於11月21日在香港耀中國際學校中學演奏廳舉辦名為《到野外去找中國龍》講座,邀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、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博士為講者,300多位耀中耀華網絡師生在線上線下了解中國古動物研究背後的故事。
王博士主要從事古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和古生物學科普工作,研究方向為化石低等四足動物,包括化石兩棲類和小型爬行類。自2004年起任中國古動物館館長至今,擔任多本學術期刊如《古脊椎動物學報》、《古生物學報》及科普期刊《化石》、《恐龍》等編委,更出版了著作《聽化石的故事》。
王博士先以大家熟悉的恐龍電影作引子,帶領大家走進中國恐龍化石的世界,細訴他的尋龍之旅。不說不知,原來在1.9億年前的侏羅紀早期,祿豐龍已生活在雲南祿豐。不但如此,中國更是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,並已研究命名了341種恐龍,而且每年還在以8至9種新發現品種的速度增長。
講座中,他為我們介紹了中國恐龍五寶:疆疆(單脊龍)、遼遼(小盜龍)、青青(青島龍)、溪溪(馬門溪龍)及祿祿(祿豐龍),講解它們的特徵、習性及生活時期。此外,王博士分享了尋龍旅途上的點滴,例如尋找產化石地層的方法,以及到野外尋龍所需要的工具和設備等的考古工作。
問答環節反應踴躍,有學生問及化石發掘的環境,王博士表示,不同的環境對化石保存也有影響,有些存在巖石裏,有些保存在獨特的環境,如洛杉磯的瀝青坑,就有劍齒虎的化石。
另有學生問及王博士為甚麽會當上古生物學家,王博士強調任何一個學科研究,也是以興趣為先。像他小時候便喜歡生物,蹲在地上看螞蟻打架,到高中受地理老師的一次山區化石考察啟發,引起了他對生命演化的興趣,鼓勵他探險的精神。在他大學的時候也選了這學科,成為了北京大學地質系及古生物專業的學生。王博士希望這次講座能夠提高學生對恐龍及古生物學的興趣,並鼓勵他們在未來從事這方面的研究。他很高興同學們對古生物學感興趣,也對他們的提問印象深刻。
「科創大講堂」活動邀請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及教授到校演講,讓科學理論和科研工作不再遙不可及,學生更可以親身與專家對談,不斷探索科創知識,與耀中耀華的使命「與科技結盟」不謀而合。